导语:宝岛台湾,人口两千三百万,地理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经济却早在六十年代开始腾飞,逐渐形成了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商经济。旅游业,作为台湾经济的又一支撑另,随着近年来海峡两岸交流的深入,大陆游客日益强盛的赴台观光风,推动了其进一步的“发达”。但其旅游资源有限,台湾当局恐怕不得不考虑到“风景都看透”之后,其旅游业的不利处境。此时,“观光医疗”的应运而生,成为盘活台湾旅游经济的一颗“稻草”。
滋养台湾医疗美容行业的“沃土”
人们对美丽的追求历史就好像一条从未中断流淌的长河,它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态示人。有意识的分辨“美丑”,使远古智人会佩戴动物骨骼制成的饰品来“美化”自己,古人用胭脂掩去面部瑕疵来修饰颜面。直到现今医学技术的发达程度颠覆了上千年来人们脑中的形成的传统认识,人类对自身形象的改变开始从“本质”入手。
在本性“美欲”的刺激下,大量的、急剧增长的“需求”在初期便如洪浪一般涌向各种医疗美容机构。这种“热情”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想必是每个区域的政府都想要去把握的。
台湾在经历“经济腾飞”这些年来,其政府实行的各项经济发展制度导致“蕴藏”于于百姓中的财富数量已经相当可观。当医疗美容成为流行趋势后,这些财富在一段时期内快速推进着台湾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这点在当地医疗美容机构林立,从业医生过剩的情况中可窥一斑。
台湾百姓的“热情”加上较为“理想”的政策鼓励则成为其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前进的理想环境。据一位与台湾医疗美容机构接触颇深的大陆人士介绍,“台湾政府对其医疗美容行业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最主要的,也是和大陆不同的地方在于,台湾政府对其医疗美容行业制定的政策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改动,相对灵活。这样在一些情况下行业就突破了“政策”对其的钳制。当然,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其弊端,“多变同时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混乱”。这种“混乱”体现为,台湾没有十分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去约束整个行业的具体行为,多是一些区域性的、阶段性的规章制度去协调(行业)运作。”
台湾政府对其医疗美容行业的保护政策可谓周到,就单单对“外来医生”方面的管制就十分严苛,我国每年都有无数的外籍医生进驻中国,而其认证、管控等体系往往过于宽松、模糊,造成“外来和尚抢水喝”的情况非常明显,中国医疗美容从业医生也因此“义愤填膺”。相较于中国同行业人员,台湾的医疗美容医师着实生活在“天堂”中。为了保障台湾本土医生利益不受外来“威胁”,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上届竞选中就保证其“上台”后一定会兑现对台湾医务人员的权益维护,而其“在位”期间确是如此。如是这般,中国大陆的医生想要进驻台湾市场,堪比“蜀道”,而台湾医生进驻大陆,则犹如“鱼儿入水”。就在前段时间刚刚结束的新一届台湾大选中,马英九最终成功连任,台湾的医疗美容医生则正是其众多支持者中的一类群体。
杨妮(化名),一位在医疗美容业“摸爬滚打”很多年的女性,由于经常接触韩国、台湾、美国等不同区域的客户或同行,对国外的医疗美容行业和市场有着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台湾法律关于其医疗美容从业人员、机构所能开展的服务项目等均有明确规定,关键是他们对法规的落实施行十分到位,对违法行为更是严惩不贷。例如:规定微整形诊所必须以‘注射整形’和‘激光美容’为主,不能做开放式整形手术(包括重睑术),只有专科整形医生才可以做开刀手术;整形外科医生,一定具备美容基础,必须从医学院外科毕业,作为住院医生锻炼六年,拿到执照后,再在规定的大医院工作起码三年才有资格成为整形美容外科医生;要取得台湾专科医师资格必须经过医学院7年教育,通过考试取得医师证书;施打各种注射填充物的皮肤专科医师,皮肤科临床训练加上在医院的训练期结束证明,共需时间三年半。这些法规的制定及强效的惩戒体系,保证了进入其医疗美容行业的医生质量和整体医疗水准。”杨妮继续讲述道,“现在,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广告虚夸风盛行,整个行业竞争乌烟瘴气。而台湾广告的相关管理部门,对打击违规广告,保障人们就医、用药、美容安全方面所作的工作,不只停留在呼吁民众警觉那些广告内容太神奇、太吸引人方面的宣传,而是真正落实了整治违规广告举措,用行动力度保证了规范程度。”
“服务”先行
“漂亮的会所设计,五星级的病房享受”这些元素正在或已经成为国内外大多数医疗美容机构招徕顾客的必要条件。在韩国,“著名”的整形一条街上无数大大小小的美容医院、诊所,不论面积规格,只要进入其中,无不设计精致、品位考究。正如很多民营医疗美容机构的老总所认同的,“这个行业最终拼的是技术+服务”。
这种模式恰恰也印证了,现今台湾医疗美容行业正在经历跻身国际的过程。限于地域有限,人口数量有限,医疗美容市场有限,台湾的医疗美容行业即使进一步发展,其机构数量也不会对应增长。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为止,台湾的医疗美容机构和医师对于本土市场来说,是过剩的。这就意味着,如此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商家要靠什么去赢得消费者?
从古至今,医疗技术对于医疗行为来说,就像是心脏之于身体,是核心所在。传统医学在这个概念上具有不可动摇性。对于医疗美容行为,同样是第一位的。在本土市场十分有限的前提下,台湾的医疗美容医生为抢占市场份额而进行的技术“把控之战”显得尤为激烈。熟悉台湾医疗美容市场的药品经销商王女士向我们介绍说:“台湾的(医疗美容)医生将他们手上的技术视做“饭碗”,哪有白白把饭碗送给别人的道理。他们之间的技术传承很多的局限于存在亲缘关系的上下辈医生或者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技术流向十分局限,即使两个医生之间有很深的朋友关系,那也不会有技术上的交流。我们大陆这边(医疗美容)行业中的人如果要去台湾考察的话,看到那边的医生动手术的机会微乎其微,而且考察团中的任何人基本上总会受到一定程度的 “监视”,具体的人何时、去过何地、干过何事,这些信息台湾方均记录在案。因为他们之中,存在一种声音:害怕大陆医生学习了台湾的技术后,会断掉台湾医生的“饭碗”,所以他们对技术可谓是“严防死守”。不仅对外,更有同行间的互相“提防”。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技术自然不会流出去;可是,如果好的技术得不到推广、鲜有人知道的结果就是,空有“金刚钻”却揽不着那“瓷器活”。韩国的医疗美容为什么能“席卷”大陆的“黄金白银”,因为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品牌。所以,台湾内部的技术不沟通,各自为盈,不能发挥整体优势。”
而逐渐被更多的医疗美容机构经营者认可的另一个部分是,医疗美容已经不是“单纯医疗行为”,这其中的市场商业性正发挥强劲功效,而台湾正身体力行之。有人说,台湾的医疗美容行业有一颗服务业的“心”。而医疗美容不同于传统医学的部分就在于,它对于人的身体形态来说,并不必须,其实是“锦上添花”。而患者对这“花”的品质要求精益求精。除去对医疗行为效果的认可外,就医过程中的感受舒适、安全、隐私,这些都成为考究品质的元素。这些方面在台湾的医疗美容行业很受重视,很多当地的院所、门诊不仅设施豪华,而且设有个人的单独接待空间,以此来保护患者的隐私等等。这些“以人为本”的举措,更容易使患者在就诊时身心愉悦,从而提高机构的口碑。王女士讲述道:“在台湾的医疗美容机构中,公立性质的较为少见,有一部分是隶属于医科院校的医院科室,而相当一部分则就是民间资本性质的医院、门诊一类。虽然机构面积普遍不大,但是设计考究,设施完备。且 各医院规模、设备、服务基本都在一个水平,硬件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今天我们看世界上医疗美容这个行业较为成熟的国家,他们的(医疗美容行业)市场化都非常成熟。所以,这是一个趋势,美国、韩国、台湾他们都在重复着这个趋势。
既然交给市场,那么这个(医疗美容)行业最终的服务性会越来越浓。价格体系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达到一个合理的范畴,各家机构因为不能失去市场口碑,因此格外注意操作规范,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避免很多生活美容插足医疗美容、医疗人员误导患者、医疗纠纷等的发生率,形成市场调节下的行业规范。
台湾目前的医疗美容项目价格在各(医疗美容)机构几乎一致,很少有差额,当地的消费者也十分清楚价格的定位。以“双眼皮手术”为例,台湾整形医院的收费大约在4000——6000元人民币,与大陆比较,收费相对较高,但整个市场收费差别不大。在台湾,对于需要用假体的整形手术(隆胸,隆鼻等),不管使用什么材料,手术价格不变。且他们的整形医院基本都使用进口材料,不提供本地假体。加之,在他们的文化中将外形要求作为礼仪的一部分,整个民民族十分看重自身形象,接受医疗美容服务的人群几乎涵盖任何年龄段、性别、职业等。所以,他们不会因为价格的优势而随意选择医院,成为了有利于净化市场竞争的条件。”
“医疗观光”盘活台湾医疗美容市场
台湾当地医疗美容服务的供应量,与市场实际的需求量呈现一定程度的“供大于求”。仅台北市闹区(中孝区)一带就有超过200家整形诊所,不亚于韩国整形一条街。即使技术精湛到无可挑剔,服务到位至尽善尽美,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其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依然存在市场的“瓶颈”。
于是,台湾的“加工外销”经济模式同样适用在了其医疗美容行业。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之后迅速将其应用实践,产品生产后销往外地,保证了台湾医疗美容技术和产品的持续进步,也为争取更大的外部市场做了铺垫。
近年来,台湾政府为拓展大陆游客赴台“医疗观光”市场,不断开放入台政策,医疗观光签证时间限制、条件等一再放开。由最初的允许大陆游客组团入台,到两岸经济协议(ECFA)签署后的开放大陆个人赴台旅游,这一系列政策改变正快速提升着台湾的医疗观光总值。
而且,台湾方面又以政府推动、机构具体实行、大陆部分组织配合的方式,搭建了鳞次栉比的驻内陆处理赴台医疗观光事务的机构。据知情人介绍,这类机构或“政府行为”或“民间资本”,在中国存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北上广这类大城市(例如:台湾交通部观光局驻北京办事处),湖南、东北这些区域的地方城市同样存在,所以,他们的“渗透”非常广泛。
尽管,台湾医疗观光行业总值已经从3、4年前的数千万上升至近1、2年的达亿元,加之大陆近些年对台湾的友好通商政策、支持大陆客赴台消费的政策(包括机票减价,根据国家旅游局及国务院台湾办公室于今年六月中正式开放上海、北京及厦门等三个城市居民,可到台湾自由行,台湾当局也特别针对医学美容签证邀请也在11月相继开放)等的逐步贯彻,大陆赴台人次也早已超越百万。但是,台湾商人多数认为其医疗观光产业虽然处于上升阶段,但比起新加坡、泰国等旅游大国火候尚早。他们期待着台湾医疗观光大繁荣的来临。
一方面,台湾医生增速进驻大陆;另一方面,包括台湾政府官员、医疗美容公司负责人、医生在内的更多团体,参加到了搭建面向大陆的台湾医疗观光品牌文化上来,推动大陆游客赴台“就医”的增长。台湾的服务业将从大陆客身上发现大把金子,而整形服务更加硕果累累,这种认识可以从众多专门为大陆朋友准备各类旅游套餐、医疗优惠活动的公司中窥见一二。一家台湾旅行社的负责人就公开表示过,自己已花费3年时间为观光医疗做准备。
今天,台湾正以“微整形”项目作为其拳头产品,砸向大陆市场。而微整形技术经过几年来的快速发展,确实具备了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患者易接受的优势。据资料显示,台湾医疗美容机构中,60%为微整形诊所。其中,注射美容大概占70%,手术整形占30%。一些不开刀的拉皮,抗老化的电波拉皮,注射肉毒杆菌除皱、注射玻尿酸修饰面部等项目,使得消费者“爱不释手”。台湾的医疗水准不输于韩国和日本,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具备整形美容手术的术前沟通、术后追踪的优势。
台湾医疗美容正在成为大陆客人的“新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