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关于“衰老”的相关学说千头万绪,涉及甚广,但终归是“遗传和环境”的作用结果。因此,通过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运动等方面的习惯,亦是有利于“抗衰老”的必要方法。
运动“抗衰老”
运动,众所周知,是机体保持健康的必须环节。距今为止,已有数不清的科学数据和生活经验告诉人们,机体本身就是一台“运动”的机器,一旦停止这个过程,生命也即将消逝。
那么怎样的“运动量”才是合适的呢?“双适”也比大家都不陌生。所谓“双适”就是,适度节食(也称热量限制)与适量运动,这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延年益寿。有研究者认为,单从“衰老的自由基理论”来看,“适量运动”并没有达到“适度节食”对降低机体“氧化损伤”所起到的作用。但更多的报道却显示,“适度运动”在抵御肿瘤、保持线粒体活力和对激素的敏感度、改善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推动,而且,“适度运动”有助于推迟老年性痴呆、心血管病等老年疾病的发病年龄。
另外,个体的机体状况(年龄、健康状态、体能和潜能)也是选择适当运动的前提条件。在机体可以承受的适当范围内,长期进行的“有氧运动”还可以提高心脏功能,改善人体血脂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其中,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等均被认为是“锻炼心脏、肌肉等功能性组织”的有效方式。
在人体发育成熟后,随年龄的增长,机体的骨质却逐年减少。尤其是中晚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概率明显增高。目前国内已有很多研究显示,长期参加有氧运动的老年人较“运动量”不足的老年人有较高水平的骨质水平,且肌肉工作能力也明显提高。
运动作为预防和延缓衰老手段之一,有研究表示,“有氧运动可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并提高酶的合成量,从而清除新陈代谢和剧烈运动时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预防衰老”。这是一方面,但其抗衰机理“全面目”现在仍没有完全清晰,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但不管其作用机制如何,运动作为“生命”的良好表现形式已经被广泛认可。
热量限制“抗衰老”
“双适”原则中,除了适量运动后,还有“热量限制”一部分。早在抗衰老领域还没有 “眉目”时,关于利用“进食限制”来治疗疾患的例子就已存在。例如,著名的奥匈帝国的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因中年时身体欠佳,医生采用长期限食的方式晚回了她的生命。而且,“饥饿疗法”对延缓衰老的功效已得到医药生物学界研究者的公认外。
很多基于啮齿动物的实验显示,大多数“热量的限制和消耗”对于实验动物的细胞免疫老年变化的削弱、防范慢性病的发生发展、组织炎症的发生、神经退化性疾病的发生、机体的衰老等效果显著,大大超过药物的影响。关于“适度节食”抗衰老的机制,有言论认为,此过程可以通过降低氧负荷、氧自由基生成与氧化损伤来减缓机体的衰老速度,延长机体生命。亦有学者认为,限食延长寿命的机理是限食可以减少下丘脑垂体分泌衰老激素、降低代谢率、延缓T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过程。总之,对“衰老”机制持不同学说的各路研究者,虽然对“热量限制”抗衰老的作用机理说法不一,但他们均不否认“热量限制”对延缓机体衰老所起到的作用。
“热量限制”可作用于任何年龄阶段。但另有研究表明,短期的节食并不能缓解衰老进度,只有长期的卡路里热量限制摄入才会对“衰老通路”的表达产生影响。同时,在应用“热量限制”抗衰老的道路上,还需要注意“节食”的方式方法。快速节食有损智力,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有害健康。
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态等铸造良好的身体情况
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心态等同样是有损身体状况,加速机体老化的因素。
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吃很饱、营养过剩或不足、饮食不规律、膳食分配不合理、烹调方式不科学等。正确的饮食方式包括食材的选择、制法以及数量等。例如,足够的优质动植物蛋白对老年人有益;炒、蒸、煮等烹调方法烹调出来的食物脂肪含量相对低;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的饮食原则。
生活中的心态,保健专家提醒,“想要少生病,心理健康是第一位。
之外,还有良好的作息规律、运动规律等都是保证机体良好运作的基础条件。
|